技术中心
肖先生
手机:13016013265
电话:020-28185170 62730912
传真:020-61914099
电邮:admin@longk.com
   gzzwjc@sina.com

李俊奇:海绵城市建设是百年大计

更新时间:2015-07-19 22:10:54 作者: 来源:

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半月谈记者专访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的主要制定者之一——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李俊奇。
 
半月谈记者:“海绵”这个词非常形象,您是如何理解的?
 
李俊奇:我们的城市应该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理念主要包括一个核心指导思想,三大建设途径,三大雨水系统和四大关键目标。
 
一个核心指导思想指低影响开发理念。三大建设途径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低影响开发。首先,针对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如水系、山地、林地等,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维持自然的水文特征;其次,针对已经遭受传统城市建设模式破坏的生态系统,采用生态手段进行修复;最后,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应积极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减少硬化面积,提高城市滞蓄、渗透、净化雨水能力。
 
另外,三大雨水系统指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传统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系统,也可通俗地理解为微排水系统、小排水系统和大排水系统。四大关键目标指水安全、水环境、水资源和水生态。
 
半月谈记者:围绕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技术、规划,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李俊奇:海绵城市建设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不可能一蹴而就,至少应从以下3点抓起。
 
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找准一个城市存在的突出问题。每个城市或者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不一样的,在确定城市建设目标的时候要因城、因地而异。比如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很多区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内涝,因为它处于北京的东南部,地势低;太湖流域的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第一目标就是污染控制,保证入河径流水质,有利于太湖的生态恢复;济南的第一建设目标就是促进雨水渗透,进而“保泉”。
 
其次,在思想上,上下必须达成共识。从市长到相关局长、技术人员,再到公众,大家必须认识到中央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和挑战性,工作不能流于形式。
 
最后,在技术和方法上必须创新,不能简单地套用或复制某一固定模式。
 
半月谈记者: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是否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理念,如何将城市建设得更加宜居?
 
李俊奇:现代城市有很多名片,包括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卫生城市、宜居城市以及最近提出的海绵城市等等。比较这些城市名片的考核评价指标,就会发现生态指标的地位越来越高,海绵城市的生态特性跟这种趋势非常吻合。
 
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遵循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道法自然”,建设自然、生态、绿色的基础设施。这些年我们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太过于强调灰色基础设施建设,相应地淡化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灰色基础设施过分注重人工化的工程,比如混凝土管道、混凝土池子等等。而绿色生态的基础设施,就是用生态自然的,或者模仿自然的生态措施实施。其实,应该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海绵城市建设也是为了弥补和偿还近年来城市化发展的“欠账”。
 
古人往往是择水而居,因水兴城,倚水而生。一个城市的人口、经济、发展,都与水资源的承载力相关。我们应该根据水资源这块“短板”来确定城市化的规模和城市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以水定城”的战略,这对推动城市文明的发展,特别是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会大有裨益。
 
半月谈记者: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调动市民的积极性,让他们也参与到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来?
 
李俊奇:通过宣传与交流,老百姓一般还是很支持的,比如很多人愿意在小区或者自家的楼下,准备一个雨水罐,把雨水都存起来,让雨水少点排走。建筑房屋大概占城市下垫面的30%左右。如果家家户户都这么做,对于减少径流排放的效果就会很明显。
 
关键是引导。包括建设和完善关于雨水排放的奖励和补贴机制,雨水减排的激励机制。北京就曾经对开发商提出了,如果建立雨水利用设施,就会减免防洪费。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征收雨水排放费的法律法规,这都会对市民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除了这些,普通市民可以做的事情也不少。比如现在不少地方的路边小餐馆,就直接把泔水往下水道倾倒,这些餐厨泔水进入下水道后都排到河里去了,对水体造成污染。每一位市民,都应该认真对待这些问题。
 
再比如,如果管道沉积物多了,雨水口就应该清掏。包括地面上的垃圾,因为垃圾管理不好的话,下起雨来,就会随着雨水排进河道。所以,市民不要乱扔垃圾。
 
良好的水环境,不是说仅仅靠排水公司、靠河湖管理处的治理和管理就能实现,这跟每个人的行为息息相关。
 
半月谈记者:为了激励地方进行海绵城市试点,今年4月,南宁、镇江等16个城市入选2015年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结合试点工作,您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意见、建议?
 
李俊奇:海绵城市的建设,必然会拉动经济增长,从本行业的规划、设计、施工、软件模型开发,到带动其附属产业的产品制造,材料的更新和日常的运营维护等,能够促进多产业共同发展。国家的投资,加上地方上的配套资金,和社会资本的参与,甚至有人预计未来海绵城市的建设规模可达万亿。所以海绵城市的建设必须要科学规划和实施。海绵城市是百年大计。
 
我想首先应该尊重科学。海绵城市的建设不能一刀切,过分地夸大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作用,或者过分地贬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作用,这些都是不对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能够起到减少径流总量、减少径流污染、美化环境,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遇到大暴雨,若没有管渠系统的快速排放,城市还是会面临内涝的问题,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时需要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和灰色雨水设施有机结合在一起。
 
我们还要做好攻坚克难的准备。海绵城市的建设光有政府的决心还不行,必须得到全社会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在雨水系统改造过程中,可以结合城市棚户区改造、道路铺装改造、绿化景观提升等项目共同完成雨水系统改造。
 
我还想强调一下因地制宜的实施。我国地域辽阔,水文地质、水资源、水环境等情况差别巨大。比如南方的一些地区土质是黏土,雨水下渗率很低,下凹式绿地的设计跟其他土壤渗透性强的地方就有差别,需要在地下铺设收集管,及时将过量雨水导出。
 
最后,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连片效应,不连成片,就很难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若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小区、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公园,都按照低影响开发理念来规划和实施,就会积少成多,效果会更好。(半月谈记者  何晏)

龙康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