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心
肖先生
手机:13016013265
电话:020-28185170 62730912
传真:020-61914099
电邮:admin@longk.com
   gzzwjc@sina.com

五水共治各地纷出高招 力保天蓝水清山绿地净

更新时间:2014-07-10 18:39:41 作者: 来源:

        不知何时,江南水乡为水愁。为了回应民生期待,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浙江实施“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力保天蓝、水清、山绿、地净。

  日前,中新网记者跟随浙江省委宣传部组织的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开展“走基层建设美丽浙江”集中采访活动,探访浙江各地为“五水共治”使出的高招。
  治污在岸上 重点是工业
  污水在河里、制污在岸上、重点在工业。工业企业治污水是“五水共治”的重中之重。
  绍兴市柯桥区的产业结构以纺织印染为主,其中印染行业产能占全国的近三分之一,但“水、气、泥”三大污染始终是产业的痛处。
  为此,该区实施刷卡排污、刷卡排气、刷卡排泥的监管系统。倒逼企业减少单位产量内的用水量、耗能量、排污量,转而注重科技进步和产业优化。
  湖州市安吉县鄣吴镇有“扇子之乡”的美誉,制扇工艺源远流长,但是,打磨扇骨、蒸煮、染色这些工艺都会产生大量浓浓的黄褐色的污水。
  从2012年开始,安吉县集中整治鄣吴镇制扇业,经过整治,50家制扇企业中,关停8家,重组14家,改造28家,目前该镇制扇企业为38家,其中3家转产采取非全工艺生产,不存在高污染工艺程序。
  整治中,安吉县新建了安吉旺荣环保科技公司,将该镇35家制扇企业生产工艺中的打磨、蒸煮、染色3大涉污环节进行集中加工,对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
  现在,整个公司日处理量已有6万把。
  “日处理污水量达到200吨,90%能循环再利用。剩下的10%,通过管网排到镇污水处理站。”该公司的总经理汪国平说,污水处理效果以COD数值为例,由之前的20000㎎/L大幅下降为200㎎/L,由于包揽了制扇行业产生污水的全部程序,真正实现了全镇制扇行业废水的零排污排放。
  说话间,汪国平带着记者走到了水池边,处理好的水清澈见底,水池里还有几尾鱼在畅游。
  生产方式落后埋隐患 农业源治污担子更重
  不同于工业污染,由于农民的耕作方式较为传统,环保理念也较为落后,农业源污染的不确定性更大,过程更复杂,下至水层、湖泊、河岸、滨岸,上至大气更难以控制。
  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就吃够了农业污染带来的苦头。这是一个甲鱼养殖大镇,28个行政村中26个村有甲鱼养殖,甲鱼塘总面积8000多亩,其中温室鱼塘69.6万平方米。
  数据显示,温室养殖甲鱼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养殖后期(8个月)排放的水体中COD、氨氮和总磷含量将分别大于1000毫克/升、150毫克/升和100毫克/升,超出国家标准10—100倍;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废气,废塑料、橡胶在燃烧过程中不仅产生对环境破坏极大的氯气、氯化氢及二噁英气体,而且还产生CO、NOX、甲醛等有害气体……
  “养殖户心里都明白,一到冬天,为了让甲鱼继续生长,我们就烧废料给甲鱼棚保温,所以空气特别难闻,水质也不好。”双浦镇三阳村甲鱼养殖户高少平说。
  这样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为此,西湖区制订了《西湖区温室甲鱼养殖业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拆除温室甲鱼棚,实行外塘生态养殖。
  双浦镇相关负责人说,力争9月底前实现区域内“全面禁止温室甲鱼养殖业超标废气、废水排放等污染行为,废气、废水不达标排放的温室甲鱼养殖场户全部退养转产”的目标。
  “把温室甲鱼棚都拆除后,村子里的空气明显好起来了。”高少平养了10多年甲鱼,现在他家的温室甲鱼棚已经拆除了,全部改为外塘,让甲鱼自然生长。
  不仅仅是甲鱼,浙江部分地区的农村也有处理死猪等死亡禽畜的困扰。
  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焚烧法、深埋法、化尸法、湿化法。但这样的处理方法,往往因为处理不彻底,造成空气污染,也有可能影响到地下水质和土壤环境。
  嘉兴市是生猪养殖业较为密集的地区,该市的桐乡一年有死亡动物6吨左右,该市就探索出利用蝇蛆无害化处理死畜禽的路子。
  把死猪装进全封闭的车子,直接从各个乡镇农村运到桐乡市石门镇同润现代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投入140℃的畜禽养殖有机废弃物处理机内密封,经过2小时的高温灭菌、熟化粉碎。
  这些由死亡禽畜变成的基质就成为了养殖蝇蛆的优质基料。蝇蛆在基质里养4天,就能快速成长,剩下的基质残渣就成了优质的有机肥,可以循环再利用。
  “蝇蛆还要分类,大的富含蛋白质,经过精炼提纯后可以成为生物制品;小的可以当作畜禽、水产养殖等的饲料。”合作社社长顾柏明说。
  这一项目既实现了零排放,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下一步,桐乡市将在全市推广这一项目,每个镇、街道都将建立收集站并配备冷库,进行集中收集、运输,实现病死畜禽集中工业化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有高招 建湿地保饮水安全
  除了工业源、农业源治污,浙江“五水共治”还将锁定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
  当前,农村水环境污染情况显得很为严峻。
  虽然农村人口分散,但由于面广量多,生活污水没有任何收集处理措施,直接排放后成为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危害有切身感受,湖州市吴兴区动起了脑筋。
  吴兴区妙西镇东边村总人口729人,在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后,该村开始修建起太阳能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村民尹水林家就有四根水管破墙而出,分别是厨房出水进入隔油池、卫生间出水进入化粪池、洗浴出水、洗衣板出水。
  “厨房出水和卫生间出水需要经过预处理,洗浴出水和洗衣板出水可以直接进入管网,这四股污水最后流入了太阳能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下方。”吴兴区环保分局副局长沈林江说,这些水到处理系统中“走一遭”,就变得干净可以直接排放了。
  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村民尹水林回忆说:“在过去,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村里的山边浜河的,很多年下来,满河都是杂草和漂浮物,老百姓别想在河边洗洗东西。”
  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还有生活饮用水的安全。
  嘉兴地处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随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入境来水污染和城市自身污染加剧,河网水质受到污染,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受到了威胁。
  如何保证城乡居民饮用水的安全?
  嘉兴的做法是在自来水厂进水口前构建一道防线——建设多级净化生态湿地。
  嘉兴市区有两座自来水厂分别为石臼漾水厂和贯泾港水厂,现日供水规模分别为25万吨/天和30万吨/天,承担嘉兴市本级和南湖、秀洲两区城乡的供水任务。在2009年和2011年,嘉兴相继在水厂前修建了湿地。
  采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多级截留与根孔净化相结合”的创新技术治理水源方案,利用湿地植物、土壤根孔,在湿地区水位变化作用下,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和吸收。
  这就意味着,污染物在生态湿地内部就可以得到净化。记者沿着湿地查看,河流两边芦苇、水葫芦等60多种水生植物茂密的生长着,它们的根孔就是水质的最佳净化器,而越往深处走,水就越发清澈。
  到了水厂的出水口,很多参观者通常是勺起一勺水直接就喝了下去。
  记者了解到,“五水共治”是建设美丽浙江的关键环节。
  日前,中共浙江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杭州举行,全会明确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美丽浙江建设各项基础性工作扎实开展;到2017年,美丽浙江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争取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在此基础上,再经过较长时间努力,实现“天蓝、水清、山绿、地净”,建成“富饶秀美、和谐安康、人文昌盛、宜业宜居”的美丽浙江。